
印度总理莫迪周五(8月29号)抵达东京,对日本进行两天的访问,行程包括参加第十五届印日年度峰会,并与日本首相石破茂进行高层会谈。预计日本将宣布将其在印度的投资目标增加一倍,并公布新的协议以加强在贸易、国防、科技领域的合作。
印度媒体评论称,在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变化的背景下,莫迪与日本领导人的接触旨在深化战略合作,加强印日伙伴关系在塑造亚洲未来中的作用。
莫迪在抵达东京后的讲话中强调了印度的快速增长、日本投资日益增强的作用,以及印度作为全球经济强国的光明前景, 在称赞印日双边伙伴关系的更广泛的地区意义时,他说:“印度和日本将共同塑造亚洲世纪。这一共同愿景旨在推动亚洲地区的持续增长、繁荣和稳定。”
莫迪指出,印度拥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和透明的政策框架,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莫迪在向日本商界发表讲话时发出了热情的邀请:“来印度制造,为世界制造。” 他敦促企业利用印度透明的治理和强大的政策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制造和创新规模。
寻求建立更紧密的外交关系
从更广泛的地缘政治领域看,路透社分析指出,新德里正在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断升级的关税攻势带来的影响。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周四出访日本和随后的中国行中,将会见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领导人,寻求建立更紧密的外交关系。通过与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经济体走得更近,包括七年来首次访问中国,莫迪希望在特朗普的措施刺激新的伙伴关系之际,加强对其旗舰计划“印度制造”的支持,主要来自日本。印度外交官员称:“这将是一个机会,可以启动多项新举措,增强两国关系的韧性,并应对新出现的机遇和挑战。”
分析认为,莫迪对日本两天的访问意义重大,因为两国与澳大利亚和美国同属四方安全对话组织,旨在对抗中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尽管与华盛顿的关系紧张,印度表示莫迪和日本首相石破茂将讨论在地区安全组织框架内扩大合作。预计两国领导人将讨论关键矿产方面的合作以及日本对印度高价值制造业的投资。
继续扩大与四方安全对话国家的合作
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对印度进口产品征收高达 50% 的额外关税,主要是为了回应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和抵制开放农业部门,这破坏了两国数十年的外交进展。这反过来又引发了人们对印度今年晚些时候主办“四方安全对话” (QUAD)国家领导人峰会的计划的质疑,上一次四方安全对话峰会于2024年9月在美国举行。
或许是为了安抚外界的担忧,印度外交秘书维克拉姆·米斯里 (Vikram Misri) 在莫迪出访日本前两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印度与四方安全对话组织的另一个成员国美国关系紧张,但印度仍然高度重视该组织,并将其视为印度-太平洋地区制衡中国的力量。米斯里表示,印度仍在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并渴望继续扩大与四方安全对话国家的合作。他说,“四方安全对话”的目标之一是在关键矿产领域开展合作,这是印度和日本的优先事项。米斯里强调: “四方安全对话确实是致力于和促进印度-太平洋地区和平、稳定、繁荣与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日本行之后,莫迪另一个广受关注的东亚行程是将于周日前往中国参加为期两天的区域安全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该地区组织峰会组织成员国还包括俄罗斯和伊朗。这是莫迪自2020年印度和中国军队在有争议的喜马拉雅边境发生致命冲突以来首次访华行程。
可能会被迫向中国靠拢?
印中关系另一个大背景是,华盛顿长期以来希望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能够成为制衡中国的力量,分析人士称,这可能为新德里方面争取降低关税提供筹码。否则,印度可能会被迫向中国靠拢,并可能加入由北京主导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他说:“在特朗普总统创造的形势和氛围下,如果印度和中国都认为这是一项互利的交易,那就不足为奇了。”
但国际危机组织东北亚高级分析师威廉杨告诉路透社,改善与中国关系的空间有限。他警告说:“目前,中国乐意通过举行高层外交会谈来回应印度修复两国紧张关系的愿望,但如果现有的分歧仍然存在,中国不太可能寻求更广泛的外交突破。”
印度媒体分析称,今年的峰会是上合组织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汇聚了20多个国家和多个全球组织,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多边平台。分析普遍认为,北京打算利用本次峰会展示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以抗衡西方。对印度而言,参与峰会肯定了其多边结盟战略——与中国和俄罗斯保持接触,同时平衡与西方、日本和东盟的关系。在印度面临西方日益增多的批评和贸易报复之际,莫迪的出席也微妙地彰显了其战略自主性。
但,尽管关系有所缓和,将此次峰会称为全面重启为时过早。一些主要热点问题——例如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密切关系、西藏问题以及贸易失衡——仍未得到解决。但此次峰会或许能实现“战术稳定”。它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遏制摩擦,恢复结构性对话,并表明双方愿意通过接触而非升级来管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