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o
Home
Explore
Religious
Music
News
Podcasts
Bible
By Genre
By Location
By Language
Download App
Log in
Sign up
Toggle Sidebar
zeno
慈濟人文志業
朵用心
Self-Improvement
Relationships
Buddhism
Daily News
Personal Journals
Chinese
朵用心.耳朵是通向心靈的路
眾聲喧嘩裡的極淨音
【每週一到五 上午八點更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Website
Episodes
300
02 October 2025
未達要求就施暴來自內心不安全|王亮鈞醫師|李文瑗的心靈對話 Ep.24
王亮鈞醫師|未達要求就施暴來自內心不安全 許多人的成長環境中,充斥著各式各樣肢體的、言語的、精神上的暴力威脅。 在台灣,將近四成兒童與青少年曾在家中或學校遭受言語暴力對待。 「暴力」指的是在未經他人同意而侵犯他人,使對方感受到威脅、痛苦、傷害,分為言語、肢體及精神暴力。 發生在兩人或群體間的一種負面攻擊性行為,這種攻擊性有時是重複的,有時是出乎意料的。 尤其「忽略」在夫妻之間或親子之間的冷戰,若長期在忽略的環境中,將感受不到愛,久了以後也不懂得愛人。 讓我們一起正視暴力問題,保護孩童和婦女,讓自己或親友遠離暴力,共同創造一個更和平、安全的非暴力家園和社會! 平路|寫給受折磨的你,很難,卻是心靈奢侈的享受 如果不是因為小說,我一定是一個比現在的自己糟糕很多倍的人… 來賓: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 王亮鈞醫師、文學作家 平路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12 min
01 October 2025
小說裡可能有一個角色是我|平路|李文瑗的心靈對話 Ep.23
平路|小說裡可能有一個角色是我 文字的世界是奇妙而令人陶醉的。平路老師總能讓我們一次深深著迷於文字的世界中,彷彿情感和想法如絲線一般連結,編織出一幅幅美麗的文學圖像。 寫作,就像春蠶吐絲,繁瑣而不失美麗、緩慢而絲絲細膩。 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絲線般細膩地交織成文學的綢緞。 文學界的精靈作家-平路老師,以其深刻的筆觸和情感,著實地展現了文字的力量。她用文字編織出深情厚意的敘事,讓我們感受到每一個字背後蘊含的情感和意義,彷彿是一場心靈之旅,能夠帶領讀者穿越不同的情感世界,並啟發思考生活的意義。 王亮鈞醫師|面對孩子被霸凌,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他努力說出來,一起去蒐集證據,共同解決問題,成為孩子最堅強的堡壘。 來賓:文學作家 平路、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 王亮鈞醫師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12 min
30 September 2025
家暴最重要就是保護好自己|王亮鈞醫師|李文瑗的心靈對話 Ep.22
王亮鈞醫師|家暴,最重要就是保護好自己 家~ 原本是每個人溫暖的避風港,層出不窮的家暴事件,卻帶給當事人無法抹滅的創傷。 常見的暴力類型有家庭暴力以及校園暴力,這些暴力行為不僅深深造成身體上的傷害,更烙印下受暴者內心情感和心理層面的創傷。 當自己或得知他人正面臨家暴時,該如何自救?如何求助社會資源? 讓我們一起努力消除暴力,為下一代打造出「零暴力」的世界地球村! 平路|少年的困惑,閱讀是找到答案的鑰匙 統計師轉而成為作家「玉米田之死」展開了寫作之路。 這是手工業,也是跟心靈對話的過程。 來賓: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 王亮鈞醫師、文學作家 平路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wbvjqg00ls01t98xup9lk3/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2 min
29 September 2025
每個孩子都曾經擁有召喚世界的能力|平路|李文瑗的心靈對話 Ep.21
平路|每個孩子,都曾經擁有像精靈一般的能力,可以呼喚童話故事書中的角色。 童年時期的平路老師,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找到一本好看的書。 透過書中的文字,來慢慢認識、建構、嚮往這個世界。 喜愛閱讀的她,回想自己童年時期的記憶,她相信每個小孩都有一個特殊能力,能把書中的角色召喚出來,像精靈一樣。她以獨特的方式,透過兒時記憶,一步步引導我們重新發現那些深藏在記憶中的小角落,充滿孩童般純真、散發著希望和啟示。 那些從閣樓中透出的光,不論是微弱的燈光抑或是伴隨著灰塵的光,最終都將引領我們走向一個更燦爛的世界。 王亮鈞醫師|暴力,是一時失控,還是利用憤怒控制他人? 「暴力」指的是在未經他人同意而侵犯他人,使對方感受到威脅、痛苦、傷害。而暴力可分為言語、肢體及精神暴力。它是發生在兩人或群體間的一種負面攻擊性行為,這種攻擊性有時是重複的,有時是出乎意料的 。 來賓:文學作家 平路、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
12 min
26 September 2025
不留下任何東西 盡心盡力的活在當下|林麗珍|李文瑗的心靈對話 Ep.20
林麗珍|「空」、「緩」中,看見生命的脆弱 生活中,「空」與「緩」非常的重要;緩不是慢,緩程之緩可以有時間的從容,而寬緩之緩亦有空間的餘韻。 無垢舞蹈劇場的身體心法為「靜、定、鬆、沉、緩、勁」: 靜,是去除自我的第一步,是感官的放大與觀察 定,才能融入到專心一致的狀態 鬆,找到更多空間,除去束縛與緊繃,虛空以待 沉,則可以與地相接,感應由地而來的力量 緩,才能看到生活中的細節,感受到真情的流動 蔡欣記醫師|精神科醫師,能帶給病患和家屬支持的力量 同樣是生病需要長期治療,大眾對於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與罹患癌症的患者,態度完全不同! 醫師多年的觀察,看見社會對精神疾病患者的認知與觀念有慢慢進步。 來賓:國際當代編舞家 林麗珍、花蓮慈濟醫院高齡精神科主任 蔡欣記醫師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12 min
25 September 2025
失智症到精神科住院,讓家屬得到喘息|蔡欣記醫師|李文瑗的心靈對話 Ep.19
蔡欣記醫師|失智症到精神科住院,讓家屬得到喘息 失智精神症狀,除認知障礙外,還會伴隨情緒、行為、精神病症狀等「非認知症狀」,進而影響到家庭關係。 失智症不像感冒,看醫師吃藥就會好,很多時候病患和家屬到門診,是尋求醫療之外的協助! 林麗珍|打開覺知 跨越練舞過程的艱困 來賓:花蓮慈濟醫院高齡精神科主任 蔡欣記醫師、國際當代編舞家 林麗珍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wbvjqg00ls01t98xup9lk3/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2 min
24 September 2025
任何一個角落 我都能跟自己對話|林麗珍|李文瑗的心靈對話 Ep.18
林麗珍|任何一個角落 我都能跟自己對話 刻苦鑽研,時常作為藝術道路上的座右銘,而林麗珍老師正是最好的典範。 她的藝術成就也證明了「自由是有規範的!」 面對種種限制和不可控因素時,更能激發出創造力,不斷超越自己,不斷進步。 自由並不等於放任自流,而是一種受到規範引導的自由,正是如此讓我們更接近卓越。 蔡欣記醫師|失智症治療 目前失智症的藥物治療,無法阻止或恢復已受損的腦細胞,但能使患者的症狀獲得改善或延緩疾病進程。 非藥物治療包括:懷舊治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認知訓練等,期待透過治療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的負擔,延後患者被送安養中心的時間。 來賓:國際當代編舞家 林麗珍、花蓮慈濟醫院高齡精神科主任 蔡欣記醫師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wbvjqg00ls01t98xup9lk3/comments...
12 min
23 September 2025
腦中風次數多也會形成失智症|蔡欣記醫師|李文瑗的心靈對話 Ep.17
蔡欣記醫師|腦中風次數多也會形成失智症 林麗珍|被現代舞啟發,感受生命被尊重的震撼! 不受拘束與大海共舞的國際當代編舞家林麗珍老師,分享她人生中極具震撼力的轉折點。 第一次親身觀賞美國保羅泰勒舞團的台灣演出,立刻感受到與平常不同的氛圍,那是一種極度專注的靜謐,與狂歡的舞會大相徑庭。 彷彿空氣中充滿尊重,每位觀眾都凝神陶醉在表演中,對於藝術表現的每一刻都給予深刻的敬意,這不僅是一場表演,更是一場精神的洗禮。 讓她決定放下過去玩樂的自己,踏上充滿挑戰的學舞之路,鍛鍊自己的基礎技巧,專注於舞蹈創作。 來賓:花蓮慈濟醫院高齡精神科主任 蔡欣記醫師、國際當代編舞家 林麗珍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wbvjqg00ls01t98xup9lk3/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2 min
22 September 2025
從小就愛跳舞,我的身體是內在情感的出口|林麗珍|李文瑗的心靈對話 Ep.16
林麗珍|從小就愛跳舞,我的身體是內在情感的出口! 蔡欣記醫師|失智是智力的休眠還是回憶的失落 「當回家的路不再清晰、當日常作息逐漸失去控制!」 高齡失智長輩內心所承受的壓力與恐懼,比你我想像的更加劇烈。 失序的日常小事裡,潛藏著他們發出的微弱訊號: 總是忍不住買得太多➡️填補失去伴侶後內心的不安與寂寞 經常尋找不存在的東西➡️找尋兒女關注的目光和關懷 老是重複說著某段記憶➡️盼望重返人生最耀眼輝煌的時期 國際失智症協會提出失智症十大警訊: 1.記憶力衰退,已經到了影響日常生活的程度。 2.無法勝任熟悉的事務,例如家庭主婦不知道如何烹飪或使用家電器具等。 3.語言表達困難,可能會忘詞或說話不清楚。 4.時間和地點感覺混亂,不知道日期、時間,或在熟悉的地方迷路。 5.判斷能力下降,警覺性降低,可能會做出危險的決定,如無視交通號誌、借錢給陌生人或購物重複。...
12 min
19 September 2025
電影就是那樣子?有沒有新的方式出現|蔡明亮|李文瑗的心靈對話 Ep.15
「想像一下,當你走進戲院,看到一部只有導演名字,卻沒有片名的電影,而且只有三分鐘。」 對於追尋、探索蔡明亮導演的人來說,不管是研究者也好、是影迷/癡也罷,「觀看的意義和經驗」永遠是最內在的核心概念。活過花甲的蔡明亮導演,並非劍走偏鋒、不顧觀眾感受的獨行者,相反的,蔡明亮導演十分在乎觀眾對於美學的培養和理解創作的真諦。 近年他一直透過電影、錄像、VR、劇場、裝置、佈展等多變的藝術形式,不斷找尋另一種影像敘事帶來的觀影方式,更試圖在不同的美學信仰之間傳遞情感。正如蔡明亮導演所說:「我夢想著為電影創作,創造出一個更為自由的社會,就像參觀美術館一樣,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欣賞。」你是否也嚮往這樣自由創作的世界呢? 來賓: 00:00 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沈裕智醫師 06:43 電影導演 蔡明亮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12 min